近两年,天猫为了更规范网购市场,保障消费者的利益,不断地进行优化完善,近段时间更是有传天猫将尝试定向品牌招商。
据3月2日消息,天猫公布了2015年的招商政策,从3月9日开始实施,而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天猫招商口径会收紧,尝试定向品牌招商。
大家应该知道,今年元旦假期刚过,天猫曾经急打**,而这次似乎动作更大了。确实,天猫总量和增长都不错,如此“折腾”不是自讨苦吃吗?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?这对于天猫、对商家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呢?未来,天猫的走向究竟如何?
据了解,天猫此举背后的用意居然是:
1、这是工商总局事件后,阿里的实际性动作。
自阿里上市之后,去年的下半年就经历的两件大事,一件是双十一,571亿元交易额,成绩很漂亮;另一件就是打假以及与工商总局的口角,对于阿里的打击还是蛮大的,当时就有很多业内人士认为阿里会因此做很多实际性的改变。
这次天猫招商规则的调整,一定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,未来,相信阿里在网站运营思路、规则上,还会有很多大刀阔斧的改变,否则,说不准哪天又有什么部门、对手折腾一番呢、
2、从商业上尤其是商品来源上杜绝假货和**。
假货和**困扰阿里太久了,虽然阿里一直在投入重兵打假、打**,但是大家都知道,光靠打还是远远不够的,还有一条腿必须是从商业逻辑上杜绝假货。
和淘宝的万能、海量商品不同,天猫定位就是“品质”,全球消费品领域知名品牌加起来也就几万个,很明显,天猫就是希望将这几万个品牌官方都引入进来,由品牌商官方直接服务消费者,形成良良币驱逐劣币的效果。哪怕线下再有假货,网络只是渠道之一,人家连门都不让你进来,你怎么售假呢。
此外,去年就一直有人在讲电商**,相信天猫店也有**的情况要不元旦刚过时就下重手了呢,阿里当然在打,但是打与*就是个猫鼠游戏,**和获得店铺流量密切相关,那些缺乏影响力的商品,或者是弱势品牌就很容易走这条路,而品牌商却不同,哪怕是在天猫,消费者也是冲着品牌商来的,而不是靠搜索或者其他路径,同时,品牌商销量都是可以隐藏的,如此一来,品牌商就没有什么**动力了。
这就是阿里在商业逻辑上做出的改变。
3、那么小商家该怎么办呢?
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商家都明白规则变化的道理,很多人又开始吵闹了,说天猫不要小商家了,不扶持中小卖家了,又是过河拆桥,说到这里,就很有必要再次理清一下天猫和淘宝、天猫和商家的关系定位,这样大家就会更加清晰。
天猫和淘宝本来就是阿里集团内有区别的两个市场,淘宝注重海量商品、无所不有、万能,同时是创业、就业的孵化器,到今天也没收费;天猫注重的是对消费者的品质、服务、是上规模的企业级甚至品牌机商家的平台。
而天猫和商家之间则是合同关系,就是双方意愿达成一致后的契约关系,商家可选择跟哪个平台合作,平台也可选择跟哪个商家合作。
根据以上所说,下面给大家小小总结一下,天猫改变招商政策,对消费者、品牌商,自身平台的品质来说,都是很好的事情,但是对于那些卖假货、**的,则是一次沉重的打击。
而这其中也有让人忧虑的部分,对于创业者和小商家来说,天猫的大门基本上已经关闭,未来它们或将会更加倚重淘宝,后者的大门仍对大家敞开。所以说,这次天猫招商规则的调整,既是化解平台信誉风险的手段,同时也是阿里整个电商平台的运营升级。
关于天猫此次的招商规则调整,你怎么看呢?